大洗牌?2028經濟格局或將巨變,日本繼續(xù)下滑,將被這國反超
目前,全球經濟的重心正在從西方向新興市場轉移。
2011年,七國集團的國內生產總值約為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2.5倍。僅僅十年后,這一數(shù)字僅為1.7倍。
在未來幾年,這一趨勢將繼續(xù)發(fā)展,因為追趕型增長的潛力巨大,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那些推動綠色能源轉型的礦產資源),以及新興市場的健康人口結構。
盡管如此,發(fā)達市場在未來幾年將繼續(xù)主導世界最大經濟體的領獎臺,不過其經濟影響力相對下降。

單位:十億美元
2028年五大經濟體 1 美國
美國在未來幾年內將繼續(xù)保持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地位,預測2028年名義GDP為34.8萬億美元。不斷增長的能源產量、靈活的勞動力市場、最具活力的私營企業(yè)和尖端研究機構將是最大助力。
然而,不斷上升的公共債務是一個下行風險,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的政治分歧也是一個阻礙。另外,美國的相對經濟影響力也將下降。2000年,其濟規(guī)模約為金磚四國的四倍,但到2028年,金磚四國的經濟規(guī)模將略大于美國。
經濟學人智庫指出,2025-2028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非消費驅動因素將主要包括投資和出口,主要是在綠色技術、能源、基礎設施和半導體制造領域以及液化天然氣的出口。
2 中國
202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25.1萬億美元,約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72%,而2021年和2023年這一數(shù)字分別為76%和66%。這與人民幣走弱、房地產市場崩盤等因素的影響有關。
展望未來,中國的經濟仍有強勁的追趕性增長潛力。此外,政府對高科技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大量投資也會產生效果。因此,中國應該在未來五年恢復與美國GDP水平的趨同。
高盛分析師表示,經濟表現(xiàn)中有一些亮點,包括制造業(yè)對電氣機械的投資以及制造超前儀器和汽車制造的增加。隨著將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轉向基于制造業(yè)升級和自力更生的新引擎,中國將必將有更好的經濟增長前景。
3 印度
到2028年,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5.9萬億美元,超過德國和日本。未來幾年,消費、國內外企業(yè)投資和出口的激增將推動經濟增長。
此外,人口的快速增長也將刺激服務業(yè)的發(fā)展。到2028年,印度的GDP年均增長率將超過6%,位居亞洲最高增長率之列。
不過,印度的保護主義傾向,例如,印度在2019年退出了全亞洲范圍的RCEP貿易協(xié)定,也沒有加入CPTPP或東盟(該地區(qū)其他主要貿易集團),這將抑制潛在的增長,低劣的基礎設施和依然嚴重的繁文縟節(jié)也將如此。
4 德國
預計到2028年,德國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名義GDP將達到5.6萬億美元,這主要是由于近期日元相對于歐元的疲軟。
雖然穩(wěn)定的政策環(huán)境和更強勁的政府投資將為未來幾年的經濟活動提供支持,但短期內緊縮的貨幣政策將阻礙經濟的發(fā)展。此外,人口結構的惡化將在長期內拖累經濟增長,預計人口將在2025年開始下降。
考慮到需要對勞動力進行大量再培訓和重組,以利用電動汽車領域提供的就業(yè)機會,轉向電動汽車可能會給該國至關重要的汽車工業(yè)帶來麻煩。
5 日本
日本將在未來幾年內滑落至世界第五大經濟體,2028年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5.4萬億美元,僅略低于德國。盡管日本擁有廣泛的財政支持和所有主要發(fā)達經濟體中最寬松的貨幣政策,但與高收入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相比,日本的經濟影響力將繼續(xù)下降。
21世紀初,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名義GDP約為美國的一半。到2028年,日本的名義GDP將不到美國的六分之一。老齡化、人口萎縮、數(shù)字服務普及率低、根深蒂固的低通脹思維以及僵化的勞動力市場,都給日本的財政可持續(xù)性帶來了隱憂。
未來幾年,發(fā)達經濟體將繼續(xù)主導全球最大經濟體的榜單,而新興市場,尤其是印度,將在排名上更上一層樓。由美國和西方主導世界經濟的時代將逐漸讓位于以美國、歐盟、中國和印度為四大支柱的多極世界。這將對國際貿易流動、地緣政治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全球金融機構的構成等諸多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微信公眾號
















